1839年,英国人入侵阿富汗,但被打败并黯然撤退。之后对阿富汗又进行了两次入侵,并于1919年以失败告终后,大英帝国在阿富汗人财两空。

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这是很正确的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英军沿途不断遭到阿富汗部落部队的袭击。

第一次英阿战争

19世纪,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急于扩大其在东方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因为它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强的工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面对拿破仑战争后实力增强的欧洲列强,无法继续向西扩张,被迫将注意力转向东南部。另一方面,英国绝不允许沙皇俄国在印度洋找到出海口,并坚持封锁亚洲和欧洲的内陆。此后,英国和俄国为争夺中亚展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其中阿富汗成为两个帝国特别关注的问题。

阿富汗地处西亚、南亚、中亚交汇处,坐落于交通要道的心脏位置。早在距今4000年以前,阿富汗第一次被雅利安人征服过、而后是波斯人、希腊人、贵霜帝国、白匈奴、西突厥、阿拉伯人、花拉子模、蒙古人······

因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无数人都想来征战这块苦难之地。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阿富汗位置

1837年,沙俄的盟友伊朗东进阿富汗赫拉特,英国担心阿富汗支撑不住、被伊朗全面占领。没有了这块缓冲地带,英国就要在中亚直面沙俄,为此,英国主动向阿富汗人伸出橄榄枝,表示只要阿富汗跟自己结盟,大英帝国就能够帮它对付伊朗,并顺带教训一下伊朗背后的沙俄。

阿富汗当权者多斯特·穆罕默德同意结盟,但是提出的条件让英国人无法接受,那就是收复被英国另一盟友锡克帝国吞并的东方大城白沙瓦。英国不愿意背上出卖盟友的骂名,便果断拒绝了这个要求。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多斯特·穆罕默德家族。摄/约翰·伯克。

这次结盟以失败告终,英国人见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1839年,英国总督在未取得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悍然出兵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

约翰·基恩爵士率领一支21000人的部队进入阿富汗西南部,另一路英军则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英军主力作战。这时的阿富汗军队只有1.5万人,武器装备也不可能跟英军相提并论。

英军势如破竹,坎大哈、加兹尼等地相继陷落。1839年5月4日,英军到达坎大哈,多斯特·穆罕默德向沙俄求援遭拒,被迫逃往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布哈拉,英军一枪未发就占领了城市。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英国占领期间的喀布尔集市。

英军在喀布尔扶植了亲英傀儡政权,主力则返回印度,只留8000人驻守阿富汗。阿富汗人纷纷揭竿而起,开展抗英游击战争。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促使“阿富汗全国居民都拿起武器”。9日,起义军攻下喀布尔及许多据点,随后击毙英国公使。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之后,英国指挥官埃尔芬斯通决定和起义军谈判,以达成一个协议:同意喀布尔地区的1.65万英军及家属随从安全返回印度。

起义军假意答应,却在英军的必经之路设下重重埋伏。19世纪上半叶的英军在火炮以外的军事装备上并无压倒性优势,且从未接受过在高寒山区作战的训练,一周之内,由4500英军、1.2万随从组成的远征军即在撤退路上全军覆没。

当唯一的幸存者拖着重伤的身体、骑着轻伤的小马来到他们此行的目的地贾拉拉巴德时,守卫的英军问他:怎么就你一个人,军队呢?

他回答:我就是这支军队!

这场重大的失败被称为“甘大麦战役”,也是英国史上最大败仗之一。

1842年9月,英军为营救被关押在喀布尔的战俘和家属,发动了疯狂反扑。阿富汗人撤离了喀布尔,但斗争方式和手段更加残酷多样。重新占领喀布尔的英军自知无力统治这个国家,于10月12日主动撤走。历时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战争,以英国人失败而告终。

第二、三次英阿战争

第一次英阿战争的失败让英国人消停了30多年,在这段时间,多斯特·穆罕默德与英国达成和解,双方签署了两个友好协定,确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根据协议,英国方面还为阿富汗正规军提供补助津贴,以作为抵抗伊朗的一支缓冲力量。

在英国的帮助下,阿富汗有史以来第一次建立了一支由5万职业和征募而来的士兵组成的常设军队,分为21个骑兵团和75个步兵营,并且拥有二百八十多口火炮和几挺破旧的加德纳机枪,有统一制服。这对当时的阿富汗人来说非常新奇。

直到近代之前,阿富汗一直没有一个中央政府,只有林立的部落。各个部落的人完全不知道存在“阿富汗”这么一个国家,也不知道自己属于“阿富汗人”。就像18世纪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完全不知道印第安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是肖松尼人、阿帕奇人、切诺基人、黑脚人、克里人。直到现在的阿富汗,部族依然是核心身份的认同来源,国家、民族、省份等等身份认知都要靠边站。

没有一支国家正规军,自然也不会有统一的军队制服。

多斯特·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儿子希尔阿里继位。希尔阿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现代化改革,为阿富汗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本来,阿富汗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英国与沙俄的争斗又打破了美好的局面。1864年,沙俄吞并了里海和咸海间的所有土地,占领了咸海东部地区,并把边界推进至锡尔河。第二年,沙俄还夺取了塔什干地区,至1868年,撒马尔罕地区并入沙俄。也是同一年,布哈拉汗接受沙皇为其领主,自此沙俄的控制范围延伸到阿姆河流域,与阿富汗领土搭界。

1878年7月22日,沙俄方面派人面见希尔阿里,并提议建立防御性和进攻性的军事同盟,让沙俄可以在阿富汗境内驻兵,希尔阿里同意了这个要求。

沙俄的所作所为让英国人忍无可忍,于是,1878年11月22日,英国军队从三个方向突破边界,第二次入侵阿富汗。这一次,英国军队装备了更先进的格林机关枪,并有铁路和电报网络的支持,因此一路挺进。阿富汗正规军不敌英军,迅速溃败。1879年1月,英军占领了坎大哈、贾拉拉巴德以及喀布尔南部的古勒姆河谷,阿富汗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甘达马克条约》。条约规定,英国控制阿富汗的外交;阿富汗不得和其他强国直接交往;英国派代表入驻喀布尔及其他地区,阿富汗还要负责保护他们;阿富汗把库拉姆、比辛·西比诸地割让给英国,同意让英国控制开伯尔山口和密奇山口等相联系的土地。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装备有加特林机炮的侵阿英军。

这个条约让阿富汗人火冒三丈,9月8日喀布尔又一次爆发起义。愤怒的人们包围并杀死了英国总督,抗英斗争再一次扩散到阿富汗全国。1880年7月27日,反英军队取得了迈万德会战的胜利。随即乘胜包围了喀布尔,迫使英军从喀布尔城中撤退,龟缩到谢尔普军营。阿富汗人穷追不舍,围剿剩余的英国军队,英军试图突围,但是损失惨重、伤亡数千。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坎大哈炮兵营地广场。

1881年4月,焦头烂额、四面楚歌的英军和阿富汗统治者签订妥协性协定,同意阿内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英军也不得不全部撤出阿富汗。

至此,英国第二次入侵阿富汗战争的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自决”的时代变革大潮席卷全球,阿富汗改革派政权宣布国家独立,不再承认英国掌控阿富汗外交的特权。英国不顾战后国内经济的困难,纠集30余万英印军人,于1919年5月3日发动了新的侵阿战争。

跟之前两次的战争一样,英国一开始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一路高歌猛进。但是没过过久,就陷入到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泥淖中寸步难行。加上同期印度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英军实在没法再在阿富汗耗费更多人力物力。

1921年11月22日,英阿双方签订和约,英国最终承认阿富汗的独立主权。有资料显示,英方牺牲巨大、代价深重,损失1700多名军人,包括参加英军的印度人。

帝国坟场的特质

从英国三次入侵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可以看出阿富汗成为”帝国坟场”的特质。

其一,阿富汗大部分的领土位于伊朗高原,境内多山地,一条高大的山脉从东到西贯通,把南北分割开来。这条山脉,就是兴都库什山脉,长约16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最高峰米尔峰海拔7690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麓的群山,则将本来不大的阿富汗分裂成成百上千个各自孤立的小区域。这种四分五裂的山地地形,非常适合打游击战,让现代化的军事力量难以发挥作用。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阿富汗地形图。

在甘大麦战役中,英军的计划是沿着喀布尔河往东撤退到140公里之外的贾拉拉巴德。然而,从喀布尔往东20公里是一条长达48公里的山谷,这里属于兴都库什山的一部分,山谷两边悬崖峭壁林立,很多地方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见不到阳光。谷中道路崎岖狭窄,尤其在气候寒冷的1月份,谷中积雪覆盖极难行军。当英军在山谷中行军被伏击后,他们的洋枪洋炮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只能在这条狭窄的道路内成为活靶子。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兴都库什山下的阿富汗人。摄影/Florian BachmeierimageBROKER,来源/图虫创意

其二,兴都库什山的阻隔,导致阿富汗南北两侧文化割裂,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麓的群山,则将阿富汗变得更支离破碎。这种复杂的地形,导致它很难自我生长出一个强大的政权,只能形成一个又一个独立的部落。而且,由于全国都被山地覆盖,阿富汗的耕地面积非常小,只占全国的0.2%,居民大多数都是以放牧为主。仅有的一小块平原,也由于阿富汗处于亚洲内陆,气候干旱,平原地区也多是不毛之地。连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都说:“我们这里只有男人和岩石。”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阿富汗普什图部落民兵。来源/网络

每一个阿富汗人,既是农民也是牧民。每个部落对于其他部落来说,既是肥美的羔羊,也是凶狠的野兽。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阿富汗人,每个人都是战士。

独立的部落,长期的混战,不但让阿富汗人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各个部落也都有着极强的内部共同体意识和对于外部势力本能的警惕。2013年,一个叫迈克·马丁的英军上尉写了一本书,叫《亲密战争:1978-2012赫尔曼德省冲突口述历史》,书中提到,阿富汗社会对于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是极度反感的,这种反感具有一定的主权特征,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可以被类比为干涉他国内政,无论意图是什么,这种干涉本身就不可接受。

因此,当英国人试图控制阿富汗时,必然会遭到当地人的强烈抵抗。各种袭击英国军队的小分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围攻驻扎官的营地、火烧其官邸、刺杀驻扎官等等。英国人的屠杀有多厉害,他们的仇恨就有多深厚。

英国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英军三次入侵为什么都打不过失败原因介绍

反击英国军队的阿富汗民兵。来源/网络

英国第一次入侵阿富汗后,到1841年,战争花费1500万英镑(换算成现代货币则远超500亿英镑),占领期间的综合费用每年高达200万英镑。印度总督向伦敦告急:“钱,钱,钱,是我们的首要、次要以及终极的问题。”最后,东印度公司的收支平衡考量决定了英国只能在阿富汗维持最低限度的存在,其所寻求的“国家建设”工程也只限于在当地建立一支近代化军队以节省开支。

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实际的命运却是大国强权博弈的角斗场。表面上看,阿富汗的形象遥远而顽固,但这种形象产生于阿富汗的悲剧宿命。就像20世纪80年代,一位阿富汗老兵自嘲说:“安拉创世纪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创造完毕。不过手边还有不少剩下的材料、残余的碎石,放在哪里都不合适。于是,他将这些垃圾捏成一块摔到地上,便有了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