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为什么叫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是什么意思由来成因介绍
通常情况下,梅雨季节是从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初。在这个时期,天空连续几天都是阴天,降水量不断,有时大,有时小。由于温度和湿度高,风速低,光照少,在这一时期,霉菌往往会在器物上生长,这也被称为"霉雨"。梅雨季节通常在6月至7月。梅雨是指江淮流域经常在初夏出现的持续的多雨天气。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每年5月底至6月初,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在中国南方交汇,在中国南方形成一个准静止锋。6月下旬,暖空气加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梅雨锋)。
向南移动的暖空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所以当它遇到冷气团时,会发生大量的对流活动。在此期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所以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现在,梅雨季节一般指初夏至盛夏的多雨天气时期。
目前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
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