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杰克逊的童年怎么了 童年阴影对他的影响有哪些
北京时间2009年6月26日下午5点26分,洛杉矶当地时间2009年6月25日下午2点26分,被称为"流行音乐之王"的全球超级明星迈克-杰克逊去世,享年50岁。他是西方流行乐坛继猫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领导流行音乐界达30年之久,他的英年早逝震惊了世界。
1969年,11岁的迈克
迈克·杰克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天才,他自己写歌,自己组织演出,用他的舞蹈和歌唱让无数的歌迷陶醉。他也是一位热衷于慈善事业的杰出人物。他一个人就支持了全世界39个慈善救济基金会,2006年,他以自己的名义保持了世界上向慈善机构捐款最多的吉尼斯世界个人慈善记录。
当然,他也有许多怪癖和难以理解的行为,大多数人不会理解。作为一个黑人,迈克·杰克逊对自己的外表和肤色非常敏感和不满意。即使在他成名之后,他仍然继续做整容手术来漂白他的皮肤颜色。长相越来越可怕,肤色像个白人。不断的整形手术使他的健康受到影响,患上了皮肤癌。最可怕的鼻子被整的薄如脆纸,像个生生捏上的假鼻子。因此,他曾被评为“美国最蠢的人之一”。后来,各种整容带来的综合症开始一一显现出来,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维持。英国《太阳报》引述消息指,杰克逊生前每日会注射多达8种药物,包括每日3剂强力镇痛剂杜冷丁、Dilaudid,以及最近服用的维柯丁。3种药分别含有吗啡、鸦片成份,同时服用超过一种,足以致命。
1985年,27岁的迈克
从心理学角度审视迈克·杰克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心理问题。作为歌星,迈克·杰克逊被万人瞩目,光彩照人;内心却异常孤独、寂寞。他充满才华,却又脆弱自卑。黑人的肤色在他看来是低人一等的标签。这属于“社会自卑”,这是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总体地位决定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迈克·杰克逊的自卑感更多的属于“心理自卑”,这来自于童年时期的家庭生活。可以说,迈克·杰克逊不幸的童年扭曲了他的心灵。
迈克·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小城盖瑞,他的父亲约瑟夫出身在阿肯色州的一个路德教牧师家庭,从小就受到严厉的家庭管教。而当他当上父亲以后,也将这种严格的管教强加于他的孩子身上。他很爱音乐,擅长演奏电吉他,当时经常在一个叫“费肯思”的乐队演出,以赚取一些额外收入,来支撑这个家庭庞大的生活开支。而作为母亲的凯瑟琳,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强烈的爱好,她不仅会弹钢琴,还会演奏单簧管。在父母的音乐熏陶下,几个孩子都爱上了音乐。
他的父亲约瑟夫也注意到了孩子们身上的艺术潜力,便给孩子买来各种乐器,并安排他们到附近的夜总会演出,并以此作为生财之道。后来迈克·杰克逊和四个哥哥组成杰克森五兄弟乐团。开始登台演出。那时,他不过5岁。迈克·杰克逊与四个哥哥一样,为了家庭演唱队的成功,不得不接受父亲严厉的管教。有时,一个周末的演出多达十几场,直到星期一的凌晨4、5点钟,约瑟夫才载着疲惫不堪的孩子回到家中。一路上,约瑟夫还会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对孩子从来没有表扬,孩子们的任何失误,都会成为他责骂的借口。成名后,迈克·杰克逊曾说自己没有童年,从小他们兄弟几个被父亲用鞭子打着逼着练唱歌而且他父亲也不让他们叫他“父亲”,只准叫名字。
还有一件事,严重摧残了迈克·杰克逊的自信。他在青春期的时候脸上开始长了很多青春痘,整整治疗了两年,他不敢出门,不想见人,可是哥哥们还是嘲笑他,而且叫他“大鼻子”。他爸爸也在那时说他:“你看看你那个大鼻子,真难看,真不知道你长的像谁。”从那时起,迈克·杰克逊开始变的自卑、敏感,不自信了。
可以说,童年生活的不幸,为他以后种种怪诞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感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理论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概念之一。1907年他写下了《器官的缺陷及其生理补偿》一文,把自卑感与身体缺陷联系起来,探讨由身体缺陷所造成的自卑及其补偿的问题。他指出,如果一个人某种器官功能不足或有缺陷,就会产生自卑感。在产生自卑感后,个人就想通过争取权力或变得更为有力量以补偿机体之不足。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而活动的个体,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进行补偿。一种是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例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当个体通过极大的努力使原来的缺陷改变成为自己的优势,对此阿德勒称为“超补偿”。另一种是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可惜,阿德勒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整容术。而迈克·杰克逊采用的正是第三种“补偿”方式:整容。他漂白了肤色,他千方百计“整掉”了“大鼻子”。
2006年,47岁的迈克
童年的生活经历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冷酷无爱的环境下长大,自卑伴随了他短暂的一生。迈克·杰克逊的早逝又为我们增添了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